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医学论文

宋金元时期对肺痿证治的认识

时间:2022-07-25 22:40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宋金元时期对肺痿证治的认识
宋金元是本病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许多医生对病因、病机、症状、转归、属性和治疗有了更好的了解。如宋·太平圣惠方王怀隐·《治骨蒸肺萎诸方》指出,劳伤可成肺萎[11]。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方论》指出,五脏均有痿证,但肺痿较为常见,并认为本病咳应列于痰饮喘咳。他还在书中指出,外邪、情志、劳逸、饮食都起肺痿,“治疗肺虚,或感风寒暑湿,劳逸抑郁,忧心忡忡,饮食饥饱,致脏气不平,咳唾脓血,逐渐成为肺痿,疏寒发热,虚弱困难,皮肤甲状腺错误,会成功。”[12]元代朱丹溪强调肺痿有吐血症状,并补充脉证。肺痿证治,宋·唐慎微《证类本草》指出治疗肺痿的君臣药:“肺痿:人参(微寒、微温、治肺痿、君)、天门冬(大寒、治肺气、君)、蓟(微寒、治肺痿、臣)、茯苓(平、君)、白石英(微温、君)、薏苡仁(微寒、主肺)、麦门冬(微寒。治疗肺痿,臣)”[13]对临床用药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对于虚寒型肺痿,圣济总录中提示虚寒型肺痿的主要病理产物是痰饮,其病机是肺失温摄津液的权利。方药以温补为主。除甘草干姜汤外,还有白茯苓汤(白茯苓、桂、附子、白芍三分、补骨脂、黄芪一两、蜀椒、肉苁蓉一两半)、三味汤(甘草烤四两、干姜炮、白芍各两)、龙骨汤[龙骨、黄芪、肉苁蓉一两、白薇、牡蛎(煅烧)、附子三分、甘草烤半两]等。这大大丰富了虚寒型肺痿的证治。肺痿的其他不同原因,如外邪、情绪、劳逸、饮食、久咳咯血、慢冷、积热等,治疗方药也多种多样。在《御药院方》中,桂苓白术丸【印楝桂,干姜各一分,茯苓(去皮),半夏各一两,白术红皮(去皮),泽泻(各半两)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三十丸,姜汤下,每天服三次】治疗肺痿[15]。《普济本事方》用白扁豆散,治久咳血成肺痿,多吐白涎,满闷不食[16]。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提出了虚热肺痿的治疗原则:“肺痿主要养肺气、养血清金。”提出:“肺痿的治疗关心养血、养肺、养气、清金。”附方海藏紫婉散,治咳有血,虚劳肺痿【人参一钱,紫婉半钱,知母一钱半,贝母一钱,桔梗一钱,甘草一半,五味十五,茯苓一钱,阿胶(炒,半钱),上呋咀,水炸】[17]。全生指迷方·哮喘证:“如果喘息肺鸣而萎靡,由于失亡,求不得,气郁而肺热叶焦上举,就是所谓的肺痿,阿胶丸主之一”[18]。对于热毒盛者,仁斋直指方论·大金花丸(黄连、黄柏、黄芩、大黄)大黄)治疗内外热、睡汗咬牙、睡语惊悸、溺血淋闭、咳嗽出血、头痛瘦弱、肺痿哮喘。滴水丸像小豆一样大。每服30丸,新吸水送下[19]。宋代医家陈自明、杨炎辑等也提出了肺痿与虚劳并治的思想。如《妇女大全良方》用劫劳散治疗“心肾俱虚,劳咳二、三声……这种药能治疗微咳有唾,唾中有红线,称为肺痿”[20]《杨氏家藏方》用世宝丸治疗“下元虚损,久积寒冷……及肺痿喘嗽”秦龙扶赢汤治“肺痿、骨蒸、劳咳”[21]。方剂型为丸,散剂也是宋元时期医生治疗肺痿病毒的突出剂型特征,如太平圣惠方·几乎所有的散剂都用于治疗骨蒸肺痿,如紫婉散、白前散、知母散、柴胡散、麦门冬散等;·肺痿也以丸、散剂为主,如天门冬丸、蛤蜊丸、苏和香丸、蛤蜊散等。说明当时医生已经意识到,这种疾病需要长期服用丸散才能使药力持久。由此可见,宋元时期肺痿的病因、症状、转归、属性和治疗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如果对肺痿的病因有更全面的了解,提出外邪、七情、饮食、劳逸、内伤等都会导致肺痿。补充肺痿症状,补充补充。“吐血”,“便血”,“下利”等,在脉象上,朱丹溪认为右寸伏为肺痿。治疗用药方面,提倡分君臣治疗肺痿、肺痿、虚劳等,朱丹溪尤提出专养肺气、养血清金等。这些观点对未来的医生很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