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现代汉语同义词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时间:2022-05-13 19:39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20世纪现代汉语同义词研究是语言学研究中一个充满活力的课题。许多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义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
1、现代汉语同义词研究成果。
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现代汉语同义词的基本理论问题。一些人从定义同义词标准的问题开始研究同义词,如王丽嘉、侯学超的《如何确定同义词》(1989)、张志毅的《确定同义词的几个基本观点》(1965)、常敬宇的《谈论现代汉语同义词的性质和范围》(1979);一些人致力于同义词聚合标准的研究,如周毅的《同义词聚合是否应具有相同的语法属性》(1996);一些人从形式和性质出发,研究同义词的类别,如曹先生的《平行同素异序同义词》(1979)、周日建设、李云汉的《同义词》(1979);一些人研究和分析了同义词词典的编写,例如,刘叔新的《论同义词词典编纂原则》(1982);一些人关注同义词和易混性聚合词的区别,如刘叔新的《同义词与近义词的划分》(1980)、石玉智的《同义词与反义词的区别与联系》(1992)、周毅的《等义词的性质与类别》(1988);一些人试图在宏观上建立现代汉语同义词的理论框架,如刘宁生的《论词同义关系》(1989)、刘叔新的《略谈现代汉语同义词的特点》(1984)。现代汉语同义词的研究有代表性,每个家庭都有优势。池昌海先生在《50年汉语同义词研究重点概述》(1998)和《重新理解汉语同义词研究重要差异》(1999)中,对50年同义词研究的重点问题和重要差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总结。
从理论上讲,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汉语同义词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自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以来也呈现出活跃的景象。张静的《词汇教学演讲》(1957年)、周祖漠的《汉语词汇演讲》(1959年)、张永言的《词汇学简论》(1982年)、王德春的《词汇学研究》(1983年)、符淮青的《现代汉语词汇》(1985年)、苏新春的《当代汉语词汇学》(1995年)。
二是对外汉语同义词的研究成果。
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为学习者的第二语言教学。对于国际学生来说,在进入一定的学习阶段后,掌握和使用同义词是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关键和难点。因此,对外汉语教学需要充分重视对现代汉语同义词现象的理解和研究。上述丰富的现代汉语同义词研究成果也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同义词研究提供了极其方便的条件。对外汉语同义词研究借鉴现代汉语同义词研究成果,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框架。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对外汉语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对外汉语实践的同义词研究成果不少。许多学者结合对外汉语实践对同义词的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例如,常和常(周晓兵,1994年)、时间和时间(王晓欣、张戈、1998年)、副词在和正的语义特征(郭凤兰,1998年)、国际学生使用能和会的偏差和教学对策(陈若凡,2002年)等。除了这些作品外,对同义词具体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也在一些针对国际学生常见偏见的作品中散布,如《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困难》(叶潘云、吴中伟、1999)。还有学者将同义词辨析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如《对外汉语教学副词研究》(周晓兵、赵欣、2002)对同义词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也是构建对外汉语同义词整体研究体系的基础。一些学者还从对外汉语的角度讨论了对外汉语同义词辨析的特殊性。例如,《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赵欣、李颖、2001)讨论了对外汉语同义词辨析的范围、原则和教学实施等具体问题。一些学者致力于编写针对国际学生的词辨析,如《汉英汉语常用同义词使用词典》(邓守信,1996)、《对外汉语常用词比例解释》(卢福波,200)。这两部作品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同义词辨析,包括易混合同义词。这两部作品紧紧围绕对外汉语教学,是当前对外汉语研究领域具有较高学习和参考价值的辞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