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在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小企业的信息管理到航空航天、金融、交通等领域,都离不开软件技术的支持。通过三年的学习,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基本可以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过程、技术、工具和方法。但现实中很多软件企业很难招到合适的软件人才,主要是因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学到的知识很难应用到实际的软件开发中。虽然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掌握软件开发语言,但没有与社会所需的人才技能进行供需对接,没有经历完整的项目开发,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习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关键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很好地参与企业工程实践项目,提高所学知识的利用率,有利于缩小国内软件人才缺口。
分析顶岗实习现状
(1)顶岗实习认知问题
国内高职院校在开展岗位实习时,将其定义为专业课程,通过几个月的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由于国内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人数众多,大型企业普遍更倾向于本科院校毕业生,导致很多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找到相应的岗位实习单位成为难题。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实习单位或岗位上工作,而不是软件开发岗位,这就失去了实习的意义。在追求就业率的今天,学生往往会随意找企业盖章完成任务所需的文件。导致岗位实习效果和质量差。
(二)岗位实习安排问题
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岗位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第十周之后。这个时间通常是应届毕业生招聘的高峰期,学生需要在这段时间内完成近六个月的岗位实习,然后是毕业设计工作,导致学生在毕业时失去了找工作的最佳时间。很多学校在为学生安排岗位实习时,由于企业数量有限,往往不按专业安排,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岗位上。
(三)岗位实习管理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等问题,学生在实习时很难有校办教师参加,学生实习管理存在差距。然而,企业在管理学生方面缺乏校园管理经验,学生可能存在逆反心理。只有完善校园教师与企业导师的协同管理流程,制定学生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学生才能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使学生掌握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