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医学论文

肾阴亏虚的治疗方法

时间:2021-12-25 16:33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作为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牙周病(periodontaldisease)是一种危害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发病率,在我国较为突出,可高达[1]。牙周病是一种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龈组织(gingivaldisease)和牙周炎(periodontis)的牙周炎(periodontis)。牙槽骨吸收及牙齿逐渐松动是造成成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并可引起或诱发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主要特点是牙周袋形成及壁炎。临麻特征是牙周病的主要临麻特征。同时伴有慢性炎症,不同程度的他脓性变,牙松动,一般病程较长,常发生局部牙患处,全口牙患处少见。
1.临床信息。
1.1一种资料:100例患者来自口腔门诊,所有病例均经口腔科确诊(包括牙龈炎、牙龈病)。治疗组为50例,对照组为50例。其中男性24名,女性26名;在对照组中,24名为女性;在对照组中,男性为27名,女性为22名,最低为21名,最低为68名。最短1年,最多20年。
1.2诊断标准牙龈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如牙龈红肿,出血,牙龈溢脓,点状消退等,牙周形成,袋内溢脓,牙有不同程度的松动,患牙周围可以检测到致病因素,如菌斑、牙石、食物嵌塞、创伤性咬合及不良修复体等,U线表现为牙槽骨不同程度的吸收。
1.3中医辨证分型目前,对牙周病辨证治疗的认识尚未统一,但已在临床上得到证实。故治疗组将50例患者分为3型:肾阴亏亏19例,胃火上蒸型18例,血气型13例。
2.疗法。
2.1现场处理。
所有患者均行全口清洁、龈下刮治,并以含漱口剂的口泰含漱,局部涂抹2%碘甘油。
2.2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
(1)肾阴亏虚型:牙龈有轻微的红肿萎缩,并常出血溢脓,牙根宣泄,牙齿松动,口渴咽燥,头昏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睡眠差,舌质红苔少,脉细。治疗方法:滋阴补肾,益精固齿。处方: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24g,山药15g,山楂12g,茯苓9g,丹皮9g,泽泻9g,枸杞12g,骨碎30g。如果出现虚火上炎的情况,可以加知母9g,黄柏9g,咽干重的患者加黄柏9g,生石膏30g。
(2)气血两虚型:牙龈萎缩,牙根颈不同程度宣露,咬嚼无力,牙龈酸软无力,刷牙吸吮时牙龈出血,面色苍白,气短倦怠,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胃呆纳少,口淡无味,大便稀薄,舌质淡白,脉沉细。治疗方法:补气养血,健齿养龈。方剂:八珍汤加减,党参8g,黄芪9g,白术12g,当归9g,白芍药6g,熟地黄12g,茯苓9g,川芎9g,甘草3g,肉桂9g,仙鹤草9g。
1.2.2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门诊用过氧化氢清洗牙周病患者50例,龋沟外涂碘甘油.服用甲硝唑、牙周宁,疗程2周。
2结果
2.1药效标准
显著效果:炎症消退,疼痛消失,全身症状缓解,牙周袋消失或浅表,牙槽骨的吸收,咀嚼功能改善,无分泌。药效:消炎消退,牙龈肿痛基本消失,基本无炎性渗出,牙龈袋浅表,牙槽骨吸收稳定,牙齿松动程度减轻,咀嚼功能改善,全身症状减轻。疗效:患者的主诉和体征和治疗前相同,但是没有加重。
2.2处理效果。
对照组50例,显效2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对照组50例,显效11例,有效21例,无效17例。请参见表1和2。
3.结论
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67.1%,中医治疗组明显优于西药组。
4.讨论
在祖国医学中,牙周炎属于“牙宣”范畴,齿为骨之余、肾所主、足阳明胃经所致,故与胃、肾关系密切,胃火旺盛、肾亏虚是其主要机制。现在大部分医家在治疗上都采用清胃经实火或者是养肾阴,降虚火,经常用清胃散或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都有一定的疗效,但这些仍然是临床上的总结。临床多年来发现,对于阳明、少阴二经火旺的疾病,只采用清热泻火、滋阴降火药,效果不够理想。为改善药物的临床疗效,对组方组成进行了优化。家乡医学讲的是反补法,常用于药炮、火药、阴虚证等,如《韩氏医通》中的交泰丸(由黄连,本品含少量肉桂),《丹溪心法》中的左金丸(由黄连、吴茱萸按1:1组成),本品加少量温温的反佐药,意在激发火邪,使黄连完全清降,同时可制黄连之苦败伤胃气,药物一苦一辛,一寒一热,反之亦然。胃火旺、肾阴亏虚的牙炎,单纯用苦寒泻火,滋阴降火药效果不佳,其原因在于阳明,少阴二经之火激发,辛散不足,导致火邪清除不彻底,疗效自然不理想,需于清泻火邪之苦寒泻火,存阴药中加点辛温散火之品来反佐,从反面来散播火邪,以达苦寒泻火,而存阴药则更彻底地根除火邪,实现标本兼治。
总而言之,中医治疗牙周炎有较大的优越性,临床仔细辨证,组方用药,掌握正确的配伍技巧,必要时中西结合,可取得显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