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文艺论文

戏剧表演艺术的民族化问题

时间:2021-11-14 10:23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全世界各国的艺术都是以民族为标志的,其中一种是意大利歌剧,一种是日本的歌舞伎,一种是中国的京剧,等等,都是以它们各自的民族特色取胜。
诚然,各国各民族在艺术的双向或多元的交流中,始终贯穿着民族化与融合的问题。比如唢呐,是波斯语suma的音译,在金元时期由波斯及阿拉伯半岛传入我国,经过民族化改造,现已成为我国民族乐器之一。与此相反,原为东方弦乐器,传入西方,经过民族化改造,现已成为一种典型的西洋乐器。这种现象确实很有趣,而且很有意义。
我们国家的戏剧艺术是从西方引进的一种艺术,是地道的外来艺术。因此,这一问题也自然地存在着民族化。戏剧表演艺术的民族化问题,也是整个戏剧艺术民族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本人戏剧表演艺术的实践,就此问题谈一些浅见。
一、民族化的理性认识。
戏剧表演艺术的民族化,要解决好戏剧表演艺术的民族化问题,首先要从整个戏剧艺术的民族化的角度,提高理论上的认识高度。或许,中国戏剧的民族化,才是中国戏剧的生命力。
大概是五四运动前后,戏剧从西方人传入中国。最初被称为“爱情剧”、“真正的新剧”、“白色戏剧”,1928年由剧作家洪深提议改为“话剧”,一直沿用至今。
尽管中国戏剧艺术始终坚持走一条民族化、兴旺发达的道路,但其理论研究仍然滞后于实践,处于弱势地位。新近到1956年,才正式提出“戏剧民族化”的理论问题,并在学术上展开大讨论。田汉主张:“戏剧作为一种现代形式,不能否认受到外来影响,它更接近真实的生活,但有时也会片面追求生命的真实感,没有发现高度的艺术形式。这个戏剧是否就是一种固有的风格?不一定。
我们戏剧的表现形式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改进,去探索更高、更具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话剧要有鲜明民族风格》,《戏剧报》1957年第8期)
同时,也有不少专家就此发表看法,从戏剧所要体现的民族风貌、民族性格、民族特征、民族形式、民族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探索,并由此形成了“中国学派”理论框架。一九五六年,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说得很清楚:“要学习外国的优点,整理中国的,创造中国自己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文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这是对戏剧民族化大讨论的总结。
第二,民族化的表现手法。
中国戏剧民族化的表演艺术实践,有坚定的一致性,有很强的个性,体现也很多。
由洪深于1924年创作的《少奶奶的扇子》一书,全面中国化了英国唯美派剧作家王尔德的作品,它包括环境、人物、性格、语言、风俗习惯,都是中国戏剧的民族化先驱,直到抗日战争时期的话剧,尤其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后,又和1956年“戏剧民族化”大讨论后,一大批民族化戏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中国的一员。例如金山在《红尘》中饰演施洋大律师江岸一段演讲,在一段抑扬顿挫、声调铿锵的台词中,配合《红尘》中饰演的施洋大律师江岸演的一段戏,是一部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戏剧作品,是一部具有戏剧感染力的戏剧作品。也像舒绣文在《骆驼祥子》中饰演的虎妞,情真意切,充满着京味和中国味。哈尔滨市话剧院的《赫哲人的婚礼》,《曹植》等戏剧的演出艺术,也用生活腔代替了洋化的“舞台腔”,在戏剧中吸收戏剧的程式化动作的优长。这一切,都在戏剧民族化的表演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也获得了闪亮的艺术成果和宝贵的艺术经验。
第三,对民族化的总体把握。
戏剧表演艺术的民族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面较广,表现形式比较全面,理论层次也比较深,不能一概而论。然而,若能把握国家大势,则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神髓便是民族精神。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没有振奋精神和高尚品格的民族,就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以民族精神为统领,戏剧表演艺术要更加民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