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设计思维
1.造型基础教学内容改革
(1)从透视学和结构分析入手的工程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理性分析能力,习惯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判断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观察客观物体时,不能从直观的光影色调入手,而应从透视学和结构分析入手。在以往的造型基础教学中,透视知识是通过素描讲解传授的,没有科学深入的独立训练。对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所见”往往比“所想”更难理解和表达。如果教师先让学生掌握透视原理,然后分析透视规律下的物体结构,工程专业的学生很快就能以其独特的理性判断方式理解物体的结构,并以此为切入点理解“所见”,进而逐步掌握观察分析的方法,进而进行表现、空间、创作等造型训练。这种先掌握造型规律后理解造型形态的方式,可以使工程专业学生更顺利、更有效地完成造型基础训练。
(2)造型基础课的绘画对象以往的造型基础教学以几何石膏和静物为绘画对象。由于这些形式的结构相对简单,透视和结构问题较少,学生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具使用和绘画技巧上。这违背了教学的初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设计思维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因此,学生在掌握透视原理后,可以逐步进行以规则产品、规则产品组合、不规则产品组合、物体分解重构为对象的基础造型训练,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设计思维能够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的思想。
2.基础造型教学手段改革
(1)让学生体验工程专业的学生,虽然他们不需要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但他们应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工程专业的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首先要了解自己,体验是重新认识自己的有效途径。现在是新经济时代,体验经济已经成为继产品经济、商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体验是主体对客体刺激的反应。主体不是凭空体验,而是需要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体验。因此,在造型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工程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与艺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交流,鼓励两个专业学生跨课堂参观,交流经验,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唤醒内心对美和艺术的渴望。
(2)面对市场,以往建模的基础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对企业发展的适应性不足,容易导致毕业生与市场需求脱节。因此,建模基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目标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能局限于固有的模式。此外,建模基础教学场所可以设置在校园内,也可以进入生活,深入社会。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美和灵感,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把学习和思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使设计思维真正融入生活。
建模基础教学应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要,使设计思维的培养贯穿于工程工业设计建模的基础教学。工程的知识培养和理性构成可以为学生的设计思维建立科学、有组织的框架,使他们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