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法律论文

劳动基准作为法定的最低劳动条件标准
劳动基准法的双重属性和权利主体劳动基准法兼具公私性质广义劳动基准有两种:一种是劳动条件(如工资、工时、劳动安全卫生等)的标准。),另一种是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标准,即强制性劳动关系运行规则。[1]狭义劳动基准仅指劳动条件基准,即国家劳动基准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的最低劳动条件。本文取其狭义。劳动基准作为法定的最......[查看详情]
时间:2022-08-1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道德与法律最明显的区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逐渐出现了复杂而难以完全根除的犯罪社会现象。在查明事实真相的基础上,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量刑标准。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立法中建立严格的定罪量刑制度,即犯罪构成和量刑标准。一、醉酒驾驶行为社会危害性根据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事故调查结果,不难发现,与酒后驾驶相关的交通事故......[查看详情]
时间:2022-08-09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侵权法的保护对象仅限于绝对权
一般条款和一般人格权在《侵权责任法》的制定中,学者提出“侵权行为法一般条款”中国侵权行为法立法模式的选择应当采用问题和主张“法国一般条款模式+英美侵权法列举模式”混合模式;然后提出了混合模式;“一般条款全面+全面列举”侵权行为法的立法模式。[10]......[查看详情]
时间:2022-08-0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人格权请求权对救济受害者更有利
人格权请求权是否规定在《人格权法》或《侵权责任法》中,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立法技术或法律适用民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制度逻辑。一是民法典的制度效应。如前所述,系统化自近代以来一直被视为科学和理性的象征,其意义毋庸讳言。不妨原文复制马克斯·韦伯的话:“原来的‘法’不知道什么是系......[查看详情]
时间:2022-08-0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民事权利保护请求权制度及其内部关系
侵权责任请求权和人格权请求权就请求权制度而言,杨立新等学者在《民事权利保护请求权制度及其内部关系》一文中指出,请求权包括两个制度:一是民事权利请求权;二是民事权利保护请求权。前一制度是指具有请求权性质的民事权利,如债权;后一制度是保护民事权利的请求权制度,包括保护原权利和侵权请求权。前一个民事权利保护请求权是民事权利的......[查看详情]
时间:2022-08-0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就我国赔礼道歉责任承担方式
有必要探讨中国民法的独特特点“赔礼道歉”。我国《民法通则》第十三十四条规定赔礼道歉是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之一;刚刚颁布的《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第七项延续了这一规定,将赔礼道歉作为一种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这意味着在法律背景下,赔礼道歉已经完成了从道德范畴向法律范畴的转变,可以作为法官责令的强制性责任......[查看详情]
时间:2022-08-0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人格权的救济手段有哪些?
侵权责任方式、人格权救济方式一般来说,人格权在性质上是绝对的,是不可侵犯的。基于自身的绝对性、专属性和排他性,受害者在人格权受到侵犯时具有“除去请求权”,排除侵权,恢复原状。为了扩大对人格权的保护,在没有侵权和侵权危险的情况下,当事人仍侵权的危险。“防止请求权”,防止侵权......[查看详情]
时间:2022-08-0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医疗损害赔偿中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范围
侵权责任法的解释论侵权责任法主要有三类:制度创新、法律扩张和法律补充。在《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制度中,与我国现行法律相比,制度创新非常普遍。由于《侵权责任法》实施前我国侵权行为法主要是《民法通则》,而《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非常有限,《侵权责任法》中的大部分制度都是创新的。例如,《侵权责任法》用七条规定共同侵权行为,涉及《......[查看详情]
时间:2022-08-0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侵权责任法中的内在制度发展
侵权责任法的立法论侵权责任法实施后,立法发展的直接目标是将其纳入未来民法典。立法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立法研究“入典”研究问题。未来民法典体系中存在以下问题:1.名称问题。法律的名称承载着关于法律的丰富信息。在独立的单行法中,调整侵权行为引起的法律关系的规范被称为“侵权责任法”......[查看详情]
时间:2022-08-0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我国侵权责任立法的特点
我国侵权责任立法的特点综观整部《侵权责任法》可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1.民族性。侵权责任法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渗透了许多民族因素。在制定侵权责任法的过程中,立法者大胆吸收了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文化、习惯、习俗等法律资源的形成和积累,打破了迷信法律研究趋势,在法律术语、系统结构、系统设计、规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特点。这是我国......[查看详情]
时间:2022-08-0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