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 1 中国故事
级别:省级
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CN:42-1127/I
国际刊号:ISSN:1002-7564
点击咨询
- 2 声屏花
级别:省级
周期:双月刊
国内刊号:CN:44-1385/J
国际刊号:ISSN:1005-5274
点击咨询
- 3 科研成果与传播
级别:国家级
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CN:11-9375/N1
国际刊号:ISSN:2096-6393
点击咨询
- 4 炫动漫
级别:省级
周期:半月刊
国内刊号:CN:23-1577/J
国际刊号:ISSN:2095-2023
点击咨询
- 5 动画大王
级别:省级
周期:双月刊
国内刊号:CN:31-1074/J
国际刊号:ISSN:1005-7218
点击咨询
在线客服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法律论文
- 土地经营权的租赁有哪些?
- 1房地产视角下土地经营权的含义土地经营权是土地经营权,与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有本质区别。农民经营自己的土地时,土地所有权可以涵盖土地经营权;农民将土地转让或者租赁给他人时,土地所有权与土地经营权分开,农民不再拥有土地经营权。因此,土地经营权比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更独立。其中,在法律上,土地经营权属于私法,土地经营权有具体的......[查看详情]
- 时间:2022-08-26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 物权行为应具有独立性和无因性的特点
- 世界各国对民事行为的种类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以德国为代表的传统物权行为理论认为,民事行为应区分为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所谓物权行为,又称处罚行为,是指以物权变更为目的的法律行为;所谓债权行为,又称负担行为,是指以支付义务为目的的法律行为。物权行为具有独立性和无因性的特点。所谓独立性,是指物权变更的协议应当独立于债权协议;无......[查看详情]
- 时间:2022-08-1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 处分劳动基准上的实体权利的自由
- 实体权利处分协调由于劳动基准的私法属性要求给予当事人自由处分其实体权利的权利,而劳动基准的公法属性要求限制或禁止当事人处分其实体权利,因此在处分劳动者实体权利时,应注意救济程序的内在协调。程序的内在协调体现在程序之间的不冲突上,即基于同一实体法的不同程序,在同一程序的不同环节之间合理分工合作,相互顺利衔接,目标一致。作......[查看详情]
- 时间:2022-08-1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 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监督的范围
- 职能协调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主要是救济劳动基准中的私法特征,而劳动监督程序主要是救济劳动基准中的公法特征。这种处理功能的分裂导致无论劳动者选择哪种救济程序,都可能获得不完整的救济。因此,在冲突协调过程中,应注意程序的效益原则。程序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而且具有效益。程序的简单性,特别是程序环节的多少,是决定法律救济成本的主要因......[查看详情]
- 时间:2022-08-1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 劳动争议仲裁及时性制度
- 《劳动基准法》中权利双重救济程序的协调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基准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或者劳动监督程序救济其权利,在救济劳动者实体权利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冲突,需要在立法层面协调。协调救济程序的选择救济程序选择的协调应注意当事人的程序主体性。所谓程序主体性,是指当事人在救济程序中处于主体地位,由当事人主导的程序。由......[查看详情]
- 时间:2022-08-1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 劳动监察程序与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区别
- 《劳动基准法》中权利双重救济程序的冲突(一)劳动监督程序与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区别劳动监察程序与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本质特征不同。劳动争议的处理由劳动合同争议的私法性决定,劳动监督由行政执法的公法性决定。由于劳动基准具有公私法的特点,私法的特点部分由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救济,公法的特点部分由劳动监督程序救......[查看详情]
- 时间:2022-08-1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 劳动监察程序与劳动争议处理程序重叠
- 劳动监察程序与劳动争议处理程序重叠一般来说,劳动监督受理范围内的法律规范应包括劳动者实体权利的强制性法律规范和劳动关系经营规则的强制性法律规范,劳动仲裁受理范围应包括基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内部劳动规则和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劳动权利义务,[13]因此,受理范围的重叠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在我国立法中,劳动监督和劳动争......[查看详情]
- 时间:2022-08-1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 依循“权利义务责任”从责任分析框架的调查
- 劳动基准法中权利的双重救济程序及其重叠权利人实体权利救济程序1.国家刑事追诉程序和劳动监督程序有权必须有法律救济,有法律救济必须有相应的程序。首先,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基准法,情节严重的,由国家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劳动法》第九十二条、第十一条就作出了这样的规定。二是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处罚,用人单位承担的法......[查看详情]
- 时间:2022-08-1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 劳动自治和谈判环境的缺乏是中国的现状
- 1.劳动基准本身就是国家干预下劳动协商的结果劳动基准是国家对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保制定的最低保护标准,其本质是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的分配。从源头上看,劳动基准所体现的利益分配实际上是劳资协商或斗争的结果。长期以来,由于劳资双方的实际实力和利益的巨大差距,国家需要干预劳资双方的利益分配。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劳动基准应合理限制劳......[查看详情]
- 时间:2022-08-1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 劳动基准法中的权利主体只是国家吗?
- 劳动基准法权利(力)主体如果只从行政法意义上理解劳动基准法,就会认为劳动基准法的法律关系是国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其中,用人单位是行政相对人,即劳动基准法律关系中的义务主体,国家是劳动基准法律关系中的权力主体,劳动者只是用人单位义务的受益者,劳动者从劳动基准法中获得的利益只是利益的反映。例如,黄越钦教授认为:......[查看详情]
- 时间:2022-08-1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